【心理健康教育】整理“心理箱” 踏上新征“兔”——郯城一中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2023年第10期/总第536期)

亲爱的同学们,三年新冠,网课反复,复学不易,终于能正常返校上学,那么,你准备好“开学收心”了吗?今天,学校阳光心理咨询指导中心为大家送上新学期“开学心锦囊”,让我们一起整理心情,准备踏上兔年的新征程吧!


一、调整作息,逐步实现开学“零时差”


居家网课学习期间,特别是寒假期间,可能不少同学生物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假期形成的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因此,在开学前需要及时唤醒我们的生物钟,向大脑发出即将开学的信号,尝试按照平日在校时起床、吃饭、睡觉、运动、上课学习的时间来规划你的生活和学习,每天缩小差距,到了开学自然实现“零时差”。


二、调整期待,让开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大家都熟悉“沙漠中的半杯水”的故事,一件事情给你带来快乐还是烦恼,取决于你看到它的哪一面,开学也是如此。在设想开学新生活的时候,不妨多关注一些校园生活中积极的“大目标”和“小期待”。
新学期有新目标,这个目标不局限于成绩分数的提高,更多的是学有所获。当越来越多的知识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伴随着你的见识拓宽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这就是学习的收获。目标还可以是人格的成长,在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课余活动、德育教育中,你比以前懂事了、成熟了、明辨是非了,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你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独立担当的青年,正是这么一步一步成长过来的。因此我们不是被迫上学,而是为了这些成长进步“主动求学”。
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隐藏在细节中的“小期待”。例如:“老师同学们都‘阳康’了吗?我的同桌还和去年一样幼稚/搞笑/文静吗?我真想知道!见到同学要先聊什么话题?我可得好好想一想!学校有什么新布置吗?我真想看一看!太想念学校的操场了,我要去跑两圈!又可以上我最爱的XX课了!选修课、社团活动,我来了!”……把自己期待的一件件小事写下来,向往着这些小小的快乐即将发生,心情就愉悦几分。


三、调整情绪,学会运用“SWTC”法缓焦虑


想到还没有完成的假期作业,开学后每天要面对的各种学习任务,担心学习竞争激烈,怕赶不上别人的步伐等等,无不成为我们开学的心理阻力,影响我们开学的心情。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调适情绪的方法——“SWTC”法。
1、第一步Stop,中断负面思维的扩展
轻轻闭上眼睛,做一个简单的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气吐出去,让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气,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气。接下来,花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件假期里让你感到幸福美好的事情,如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顺利达成目标的“高光时刻”等。
2、第二步Write,勇敢表达负面情绪及想法
拿出一个日记本或者小纸片,将你目前感受到的焦虑、担忧、害怕等负性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想法写下来,并写出当下最困扰自己且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3、第三步Think,启动积极思维
花一点时间,在头脑中思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当时自己是如何成功解决这个困扰的,以及成功解决后的满满成就感,激活内心的潜力和力量,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可以解决当下的难题。
4、第四步Change,换一种思路重新思考
回过头再看一看自己写下的负面情绪和想法,换一种思路和角度,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小步子”落实行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探索一下自己身边的支持资源,比如家人、朋友、书籍等等,寻求社会支持力量。


四、调整休闲方式,与电子产品“断舍离”


“放假一条龙,开学一条虫”。有些同学产生了做事拖拉的“拖延症”,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依赖症”。开学在即,我们要学会巧“断舍”,降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
1、“隔离法”:如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远离学习的地方,减少干扰。
2、“等待十分钟”: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当我们想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妨借助大脑“延迟满足”的力量,告诉自己先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十分钟之后再玩。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已经沉浸在学习之中了。
3、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干家务、画画、下棋等有益身心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同时,制定学期目标,带着目标开启新学期,可以让我们更有奋斗的方向感和动力,更容易建立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调整注意力,为新学习把好“提前关”


许多同学发现,新学期开始上课时容易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调整过来。这其实是一种“假期性注意力涣散”的表现,它的意思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它通常在一段学期末的考试时达到巅峰,在一段放松的假期后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尤其对假期里喜欢玩游戏、看短视频之类快速切换的娱乐方式的同学们,上课要连续坚持注意40分钟以上,更是感觉困难。
下面这个“七天注意力训练法”,可以帮助你提前克服假期性注意力涣散,在开学前调整回良好的注意状态,一起来试试吧:
第一天:选择注意力训练的目标,例如阅读一本枯燥的书,或听英语听力,不预设目标时间,能读多久读多久,记录下坚持的时间即可(例如20分钟)。注意:在读的过程中尽量集中注意力,直到频繁走神就结束,而且不能一心二用,例如不能边看书边吃东西。(以下相同)
第二天:继续阅读,和第一天保持一样的时间即可。
第三天:在前两天时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例如在达到20分钟后继续坚持阅读,直到无法集中,记录时间(例如28分钟)。
第四天:在第三天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例如增加到35分钟。
第五天:在第四天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例如增加到42分钟。
第六天:不再增加时间,维持第五天的时间即可。
第七天:像第一天一样不设目标,能坚持多久读多久,最后记录时间,和第一天对比,训练就完成了!


六、学会沟通,人际互动暖心怀


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同学之间见面和交流少了,有的同学还将要面对许多新同学,可能会面临人际交往的烦恼。掌握一些人际交往小技巧,会有助于开学后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和同学聊聊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谈谈假期相似的见闻经历,说说彼此的心情感受,让友谊在沟通中发芽生长,在共鸣中贴近彼此心灵,有助于快速和同学熟络起来。同时,真诚尊重、平等微笑的原则也是友谊不可或缺的基础哦!
另外,老师和家长是我们永远都可以信任的港湾,不要忘记和他们及时沟通,获取他们的支持和温暖。


七、整理行囊,仪式满满备开学


在童话《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让平凡的日子拥有不凡的意义。面临开学这样的重要时刻,我们不妨巧妙地利用仪式感来增加内心对开学这一重大时刻的期待,比如准备崭新的文具、收拾好书包、清洗好校服、预习新学期的内容等等。利用开学缓冲期营造好学习氛围,从行动和心理上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仪式感,激发对新学期的满满期待。
农民素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意即开春和立夏之后,播种越早,产量越高。虽说人都有心理惯性,但懂得提前收心的孩子,往往就在新学期比别人先跑了一段距离。
同学们,每一次开学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挑战都饱含新的成长契机。面对新的开始,应该珍惜当下,希望这份心锦囊能陪伴你调整心态,准备迎接新的旅程。2023年,让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 “兔”飞猛进,大展宏“兔”,做更好的自己,元气满满奔赴新学期!
(图文整理自网络资源)


THE END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发一条友善的评论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