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14期/总第485期)
【编者按】十月本轮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当前,学校上下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精准的措施,全力以赴守护着我们美丽的校园和师生的安全。全校师生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班主任全程陪伴、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关心关爱学生,共同抗击疫情。
10月21号开始,学校陆续发表我校优秀毕业生给母校学弟学妹的一封信。信中,他们毫无保留分享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真诚激励学弟学妹们克服眼下困难,树立远大目标,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每一封信都散发着努力进取的光芒和积极温暖的力量。希望这束光能驱散你前行的迷茫,给予你奋发向上的力量!
毕业校友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培生刘珊杉给学弟学妹们的加油信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10月15日,一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郯城疫情的消息,顿时心就揪了起来。急忙和家里通过电话之后,得知家人们都平安我才放下心。家乡的疫情形势以及母校仍然令我牵挂不已,但我坚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
高一那年,我被封在家里,过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高三那年,我又被封在校内两三个月。所以,无论是封闭在家的走读生的生活,还是封在校内的住宿生生活,或许我都能提一点小建议。
疫情当下,对学子们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认真学习。
住宿的同学们,班内人员骤减,可能有些老师也不在身边,需要的一些资料不方便获得,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手头的资源,其他需要的我相信一中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们解决好。千万不要自我麻痹,想着走读生在家里可能会划水,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玩一玩。请一定不要有这种想法。你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教室里学习,可能有更多的监督,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有可以面对面讨论的同学。弯道超车,或许就是现在。
走读生们,在家里学习也可以为你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是划水指数也直线上升。分屏,游戏,小说,可能没有你做不到,只有老师想不到。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那四个月的寒假,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一蹶不振者大有人在,更让人难过的是,有人不是不想再爬上来,而是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了。当你忍不住打开娱乐软件时,我希望你可以留三秒钟的时间反问一下自己,如果我玩手机的这段时间用来学习,正好能碰到高考题型,但是因为玩手机我错过了,这种损失我能承担得起吗。当然我并不是建议大家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然要尽可能的多学一点,但是我们的生活不只有学习。难得一家人都在家里,和父母聊聊天,听一听喜欢的音乐,可以适当关注一些学习博主,看看优秀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劳逸结合绝不是说说而已,但是我又没办法给大家提过于详细的建议,只能说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节奏。
提供一份我在高一居家隔离期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参考。六点半起床,然后起来先背书,吃早饭,上课。中午我一般安排少量作业,然后适当放松一下。我有一个很喜欢的英国博主Holly,非常自律,甚至现在也是激励我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中午我会看一下她的视频。下午继续上课,然后我把午休放在了下午的大课间,一般15-20分钟的午睡时间。晚上晚自习如果作业不是很多的话我会安排一段时间背书。居家隔离大家可以灵活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比较缺睡眠的同学我觉得可以适当多睡一会,比如我早上延迟了自己的起床时间,但是我中午就基本不困,只会在下午有点困,再小睡一会就好。这样我一整天都能保证自己是精力充沛的。然后晚上一般十点多到十一点休息。这个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坚持这样的作息,我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回校后成绩就基本稳居在10-15这个名次。
一中的走读生很多。大家平时在家里见不到同学,或许会有担心别人暗卷的心思,进而导致一定的焦虑。我了解到我们一中人可谓一届比一届“卷”,但是请相信我,这是正常现象。它反映出高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今年来说,许多名校专业在山东全省范围内招生可能只有个位数,有些提前批可能一个专业在山东只要两个人。真的可以说是人挤着人考大学。可能把你挤下去的就是那个跟你一样分但是语文比你高一分的人(按一般规则排序)。但是也希望大家认清卷,没学明白当然要多学一点,学明白了也想去学学其他的,总而言之谁都想多学一点考高分,千万不要一边吐槽别人卷一边又说自己卷不动了开始玩,要在自己的合理计划内尽可能多学一点,同时接受自己的精力可能就是比不过某些人,这个时候就不要强求自己,高中难免焦虑,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走自己的路。结果证明,过度焦虑的人在高考中十有八九都会出问题。
再谈论一个受疫情影响的学习之外的事情。大家的饮食条件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下降。请少一些抱怨,你抱怨自己吃的热乎乎的菜太简陋时还有很多一线工作人员只能泡面充饥,甚至有些只能吃几口凉面包草草了事。我们已经被保护的很好了。特殊时期需要更多的团结。
最后给你们的高中生活一点盼头吧。浅浅介绍一下大学生活。老师家长们常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其实也没有那么轻松,但是相比高中,真的算比较舒适了。大学基本不会有全天的课,最早的课是早八,周末双休,社团活动很丰富,学校的宣传栏里的讲座和赛事几乎每天都有更新,你有许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学里,你会更像一个独立的个体,安排自己大把无课时间内的学习和娱乐计划,不断细化自己的PPT和Word。但是大学内你也需要获得更多专业技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多东西没有老师带着你做,你的信息收集能力,检索能力也必须提升。学会规划自己的道路,自己寻找目标。
回到我们的建议。想单独送给高三同学们。听力高考近在咫尺,我写下这封信的时候,距离2023高考也只剩231天,如果你在这段特殊时期选择了堕落,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最后,不要质疑你现在做的一道道题,背的一篇篇课文,写的一张张卷子,它终将把你送向更远的远方。寒冰之下,是待放的玫瑰万朵。
19级毕业生刘珊杉
2022年10月19日
